警惕蜱虫叮咬,科学防护是关键

【来源: 巴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击举报】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市民户外活动增多,蜱虫叮咬及传播疾病的风险随之上升。这种隐匿的小虫虽不会飞跳,却能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斑点热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警惕蜱虫叮咬,从了解它开始

  认识蜱虫:蜱虫体型小如芝麻,未吸血时扁平,吸血后身体膨大如黄豆,更厉害的可以有小拇指指甲盖大。

  藏身之处:蜱虫主要藏身在草丛、灌木丛、牲畜圈舍等潮湿隐蔽的环境,夏季最活跃。

  危险无声:叮咬时几乎无痛感,不易察觉。

  遭遇叮咬,科学处理四步走

  1.重点检查:户外活动后,仔细检查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腰部、腹股沟、膝盖窝等皮肤褶皱、毛发浓密处。

  2.正确移除:发现蜱虫附着,切勿用手生拉硬拽、拍打、烟烫或用指甲抠。正确方法是使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表面,垂直夹住蜱虫头部(口器部位),稳定、匀速、垂直向上拔出。避免左右晃动或捏碎虫体,防止其口器断裂残留或体液外溢增加感染风险。

  3.清洁消毒:拔出后,立即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清洗、消毒叮咬处和双手。

  4.观察就医:妥善保存取下的蜱虫(可放入密封小瓶),以备必要时检测用。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叮咬处红肿扩大或出现红斑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防控疾病,预防蜱虫叮咬

  个人防护:进入草地、树林等区域,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脚、袖口,减少皮肤裸露。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虫剂喷洒在衣物和外露皮肤(按说明使用)。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并仔细检查全身及衣物。

  宠物管理:定期为宠物进行体外驱虫,避免宠物进入草丛后把蜱虫带回家。

  环境清洁:清理庭院、房前屋后的杂草、灌木丛和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减少蜱虫藏匿场所。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