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妈妈牌”味道,真香!

【来源: 巴中廉播 】【点击举报】

  “李老师,多打点牛肉,谢谢!”中午12时,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七小学四年级五班教室里,孩子们端着餐盘,依次排队,笑逐颜开。

  这样的温馨瞬间在巴州区各中小学校已成为常态。集中整治以来,在巴州区纪委监委的强力推动和全程监督保障下,该区创新推行“妈妈餐”校园食堂管理模式,通过聘用在校学生家长作为食堂工作人员,让孩子们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

  巴州区第七小学校食堂21名员工中,除1名专业厨师外,其余20人均为该校学生家长。她们经过严格健康检查和专业培训后上岗,负责食材处理、分餐配送和清洁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长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同校同吃’的责任感,家长给自己孩子做饭,自然会更加用心。”巴州区第七小学校长胡清华介绍说。

  除了推行“妈妈餐”,各中小学校还不定期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让广大家长走进食堂“目睹”食品储存、加工分餐、就餐收费、卫生服务等环节,实现社会群众、学生家长、学校职工共同参与监督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

  同时,为确保食品安全透明可控,巴州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监督推动区教育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创新构建了“阳光晒场+AI监控”监督体系。

巴州区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巴州区第四小学了解“妈妈餐”校园食堂管理模式运行情况(冉聪贵 摄)

  如今,走进巴州区各中小学校食堂,醒目位置悬挂着“互联网+明厨亮灶+AI平台”的显示屏,厨房操作全程实时直播,监管部门可随时开展线上巡查。智慧留样柜保存着每日餐食样本,不仅供监管部门随时抽检,也是学生家长适时监督的载体。

  巴州区纪委监委还加强与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协作配合,统筹区教科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建“纪检+行业部门”专项核查组,通过“台账核查+突击检查+家长随访”模式,对77所学校食堂改造资金使用、食材采购定价、餐标核算等关键环节开展12轮蹲点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36个,约谈责任人5名,处理处分35人,追缴、退赔资金60万余元,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建立食材采购“阳光公示”等2项制度。

  “配送迟到或食材不合格都视为违规,会有相应处理。”巴州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教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丁林介绍,“我们会同教育部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同时,推动家长作为‘膳食委员会志愿者’直接参与监督,构建起‘纪检监察+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的三级立体监督网络,让监督体系更加有力、有效。”

  “酸甜的鱼香肉丝和鹌鹑蛋红烧肉,我们最喜欢吃。” “妈妈餐”模式运行以来,学生反映“饭菜比家里还好吃”。“学校每周将食谱发给学生家长,不定期邀请我们家长到学校陪餐,参与学生食堂的监督管理,我们很放心也很满意。”巴州区第四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谢小蓉坦言。在巴州区第七小学食堂工作的家长彭志华表示:“我们工作的同时,也代表妈妈监督食品安全,孩子吃得开心,家长自然放心。”

  截至目前,巴州区已在全区110所中小学校创新推行“妈妈餐”校园食堂管理模式,聘用205名“妈妈”员工帮厨,既解决了部分家长就业问题,又加强对学校食堂安全的监督。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