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关键的客源市场和旅游胜地,同时也是旅游创业创新的热土,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作为主城区,巴州区持续以文体旅深度融合赋能,增加城市温度,服务美好生活,积极建设以文化旅游为主打的宜居城市,让“四龛福城”文旅品牌魅力持续迸发,让“诗与烟火”不断精彩。
多点开花
营造更舒适的休闲生活空间
夜间旅游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夜色中,城市的建筑、街道、广场等场所都被赋予新的生命,让每个角落都变得生动而迷人。
暮色渐合,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内灯火辉煌,人潮涌动。精美的花艺、编织等作品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各种设计新颖、寓意吉祥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地道的川味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昔日的巴中丝绸厂已华丽转身为“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迅速崛起为巴城文旅新标杆,生动诠释了从“工业锈带”到“文旅秀场”的蝶变之路。
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被定位为巴中“城市会客厅”和“旅游第一站”。游客下高铁或飞机可先到这里,品尝巴中本地特色美食和欣赏非遗表演,还能在旁边民宿住宿,第二天再精神饱满地游玩各景区,优化了游客行程体验。前不久,在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开展的巴州区“天府百姓大舞台,巴山人民嗨起来”活动,让“会客厅”的“旅游范”更足!
园区集文创产业总部、商业街区、数字科技馆、艺术演艺区、文创博览区、精品酒店区、非遗展示区7大功能板块于一体,业态包括无人机研学、轨道影院、VR体验、电影院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新场景。截至2025年4月底,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累计接待游客量约7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约7000人次,高峰时期日接待游客量约2万人次。
把巴城打造成近悦远来的城市会客厅、旅游集散中心。
坚持系统运营,成立“四龛福城”功能区管委会,将四龛纳入统一管理,厘清市区权责,打通用人渠道,释放干事活力,实行“行业+辖区(功能区)”管理。组建专业城市营销团队,着力围绕“四龛福城”全国独有城市格局,加强城市内涵、文化价值宣传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深化营城聚人,利用特色文化、优质水系等资源禀赋,以文化精品聚集人气流量,争取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等更多国省节会活动落地巴城,成立专业文体协会,配套文体项目培训、运动装备研发,将文化体育融入群众生活,破解节会赛事短期引流转化为长效发展的瓶颈。
以提升文旅体验和满足多元需求为导向,实施“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全要素提升工程,全方位提升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等商圈综合服务能级,推进文化和旅游产品、业态、市场深度融合。深化特色文旅IP开发,研发独具“四龛福城”“盛唐彩雕”特色的数字产品和“小精特新”文创产品,不断提升整体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拉长消费链条,让游客心花怒放“掏腰包”、心甘情愿“再回首”。
巴州区还以情感共鸣为纽带、以社交裂变传播为路径,大力构建“短视频引流+IP矩阵打造”全域营销体系,解锁巴城“出圈”流量密码,一个又一个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印记不断被激活,不仅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多样,更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