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巴中 | “四龛护城”系列报道之三:价值篇——流经千年的美育教材

【来源: 巴中日报

  巴中石窟造像,灵动入画来,疑似在画外。

  它们,有的衣袂翩翩、飞驾祥云,仿佛天外来客;有的肩披云肩、身着袈裟,异域色彩浓厚;有的衣着华丽、丰肥圆润,盛唐韵味十足;有的腿扎绑腿、脚穿草鞋,地域特色鲜明……

  它们,有庄严雍容的观音,有光头跣足的地藏;有丰肥圆润的飞天,有胸肌暴凸的力士;有慈祥和善的鬼子母,有单手叉腰的毗沙门;有腰系围裙的药叉大将,有撩裙露腿的听法菩萨;还有灵动柔美的忍冬、富丽堂皇的幔帐、暗香浮动的团花、迎风脆响的垂铃……人,惟妙惟肖;物,活灵活现。构图精巧,布局完美,工整巧密,匠心独具!

  它们,是穿越时空、有温度、会说话的温润石头;是岁月不老、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历史;是华美千年、欣赏美、研究美的美育教材……

东龛寺全景

  出神入化、灵动飘逸,充分展现华美唐韵

  听过北魏的风,品过隋代的雨,还在盛唐的明月里私语。款款走来的巴中石窟,从北魏隋唐的时空隧道穿越千年,在人们无限虔诚的膜拜中,形成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实物见证,更是品鉴我国石窟之美的美育教材。

  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科教科负责人任贞静介绍:“巴中石窟所塑造的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菩萨衣着华丽、雍容华贵;飞天形象优美、雕刻精巧;力士威武勇猛、雄健有力;夜叉凶神恶煞、望而生畏……形象生动,精美动人。”

  “你看那菩萨脸形方圆,衣着华丽,尽显富贵之美。它与水宁寺1号龛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既形似又神似。二菩萨面庞丰圆,衣着瑰丽,线条流畅,扭动腰肢,亭亭玉立,宛如窈窕少女。这些菩萨形象地体现了武则天时代所追求的体态丰圆、樱桃小嘴、腰肢微扭和安详宁静的模样,充分展现了华美唐韵。”在南龛大佛洞53号龛左壁,任贞静如是说。

  在南龛105号龛,面对两身飞天,南龛石窟讲解员杨璐萍的解说形象生动:“你看,那两身飞天发髻高绾,长发披肩,面部丰腴,身材圆润,臂缠长长的帔帛,似是从龛檐俯身徐徐飞下。她们裸露上身,裹身长裙随风摆动,露出一双可爱的脚板,衬托出修长轻盈的身材。右壁飞天双手托长柄香炉,仿佛飞身而下为佛添香;左壁飞天一手托花盘,一手举莲花,舞姿潇洒曼妙,妩媚动人……”

南龛105号龛

  此情此景,让人顿时想起大唐诗人李白的诗句:“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用来描述这两身飞天可能是最妥帖的了。

  何为力士的“威武勇猛、雄健有力”?记者在水宁寺1号龛眼见为实:但见右侧力士露目张牙,横眉瞪眼,胸肌呈块状凸起,手、脚青筋刻画得栩栩如生;左侧力士腰左扭,举左掌,右手握拳,生动有力,极富艺术夸张。

  何为夜叉的“凶神恶煞、望而生畏”?记者在水宁寺8号龛长了见识:那夜叉头戴帽,张大嘴,裸上身,双目外凸圆睁,左手抱一小孩,面目狰狞,让人不寒而栗。

水宁寺第8号龛 释迦说法

  “巴中石窟,不仅人像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所刻万物亦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石窟寺保护科负责人刘南方介绍,“在南龛石窟中有一座四川迄今发现最早、巴中唯一的陀罗尼经幢,唐代佛教建筑中经常使用的团花、卷草、帐幔、壶门、莲花、几何图形等均在此龛中展现,不仅生动传神,宛如实物,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唐代建筑信息,为研究、欣赏唐代建筑艺术提供了范本。”

  刘南方还介绍,在西龛流杯池53号龛的阙楼,亭台楼阁高2米,分三层,方形殿基,转角斗拱,镂空雕刻,楼阁上刻有供养菩萨、供养天人和持各种乐器的伎乐天……此龛建筑精雕细琢、华美无比,被视为唐代建筑标本,为无数建筑学家所关注。

西龛龙日寺87号龛

  在巴中石窟中,龛楣的精美叹为观止,华盖的华丽无与伦比。“佛爷湾21号龛佛帐形龛龛楣纹饰有山花蕉叶,檐面有卷草、异兽、垂帐等纹饰,此图案在巴中石窟中仅此一例,亦是绝唱;在佛爷湾6号龛华盖中,释迦牟尼佛头顶悬圆柱状莲花华盖,盖周雕饰华绳,盖顶有山花蕉叶,既壮丽精美,又庄严神圣。”南龛石窟讲解员石小川对巴中石窟龛楣的精美和华盖的华丽如数家珍。

  工整巧密、匠心独具,方寸之间布局完美

  巴中石窟人物生动,装饰瑰丽,一笔一画,一勾一勒,巧夺天工,都是神来之笔,尤其是构图精巧,匠心独具,方寸之间布局完美,让人拍案叫绝。

  在讲解南龛大佛洞37号龛时,南龛石窟讲解员李雪十分专业:“你看,那主尊毗卢佛头戴宝冠,项饰璎珞,袒露右肩,臂腕佩钏,左手托物,右手指地施降魔印,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佛祖身后左右两侧立兽背上各骑一驯兽童子,身前左右两侧胡跪两身供养菩萨面朝主尊。龛内左右壁分列二弟子、二菩萨,精明健壮的二力士立于龛口威武护法。无论是佛、弟子、菩萨,还是护法武士,其神情都显庄重严肃,表现了释迦牟尼降魔的庄严威武场景。窟龛不大,但塑造的人物和吉祥动物等形象众多……”

南龛大佛洞37号龛

  “人物呼之欲出,布局别具匠心,场景庄严有序,可谓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了无限精湛的雕刻技艺。”任贞静由衷感慨。

  在大佛洞116号龛,描绘了一个阿弥陀佛讲经布道的场景,据悉是南龛“阵容大、配置高”的豪华龛窟之一。

  李雪介绍,龛内主佛阿弥陀佛居中,50尊菩萨左右分列,龛口二天王,龛外二力士。内龛龛拱上13组伎乐与“西方三圣”雕刻得精美绝伦,如一镂空雕塑的窗棂。同时,此龛为三层龛,如古建筑中的层层庭院,龛楣上众多伎乐天手持不同器乐载歌载舞,姿态万千,表现了“无有众苦,充满诸乐”的诱人佛国净土场景,是唐代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在佛教艺术上的生动反映,实乃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唐代石窟造像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在巴中石窟中,大溪口石刻造像在巴中是首次发现,保存完好,色彩艳丽、工整巧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四川上千石窟寺及石刻中没有与之相同者。石小川对大溪口石刻造像赞叹不已:“共有人物造像50余身,内容分上下两层,普贤菩萨坐于六牙白象上,周围有众菩萨和天龙八部围绕,下为礼佛仪仗图。图像均为浅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飘逸……”

  “巴中石窟虽从皇都长安、洛阳等地传来,不乏皇家石窟的色彩瑰丽、雍容华贵,然而却在传承中变通、在创作中创新,其时代化、世俗化、本土化的特征十分鲜明,不仅浓郁着寻常巷陌的气息,还充盈着满满的尘世烟火气。”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李雪梅介绍,“例如,南龛石窟山门石的南海观音与南龛现存的唐代观音像相比,身材纤细苗条,手臂瘦削清秀,体现了唐宋审美习尚的变化;再如,南龛大佛洞60号媚态观音,紧抿小嘴,面露微笑,腰部呈‘S’型扭曲,身姿婀娜,妩媚动人,一扫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之态,反而以一副秋波横扫、玉指轻翘的妩媚神态面对善男信女和众生万象,看似对宗教精神的背叛,却分明又有着人性之美、世俗之美。”

南龛大佛洞60号媚态观音

  如李雪梅所言,记者在大佛洞62号龛看到,听法菩萨都是随意而坐,有的体态安详,双手合十,认真聆听佛祖的谆谆教诲;有的单手托腮,若有所思;有的双手抱腿,气定神闲;有的随意而坐,无拘无束;有的撩起裙摆露出双腿,十分率性;还有的直接将脚垂于莲台边,似乎完全没有受到清规戒律的限制,一个自由自在的净土世界就在眼前,让芸芸众生心生向往,倾慕不已。

  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匠师之作惊艳世人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看的是生不生动,看的是养不养眼,看的是大不大气。两个字:好看!

  巴中石窟造像是生动的,是养眼的,是大气的,更是好看的。

  俗话又说,内行看门道。看的是内涵,看的是价值,看的是艺术。两个字:看好!

  2000年,《中国美术杂志》封面刊发了一幅作品《送子观音》,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这幅送子观音造像龛内仅一观音、一妇人、一幼童。观音头戴风帽,项饰璎珞,戴臂钏,着腕镯,右手执莲花扬于肩前,左手提衣裙,面向妇人,全然一副温柔端庄、循循善诱的女性形象。妇人和孩子皆仰望观音,似乎在聆听教诲。其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就是南龛大佛洞26号龛的送子观音造像,这也是内行“看好”巴中石窟造像的生动事例。

  记者从送子观音造像题记得知,此龛建造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虽然它早已名声远播,大红大紫,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仅属于巴中石窟里晚辈中的小辈——它的年龄不及“盛唐彩雕”的一个零头,它也远不及“盛唐彩雕”的名头。

  去巴州城东37公里,有一镇曰水宁寺,在唐朝称始宁寺,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古道,即“米仓道”的必经之处。古寺现无存,而寺前沿水宁河两岸约500米的石岩上有隋唐造像38龛316尊,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数寺后1号至9号龛,均凿于盛唐,是巴中现存窟龛中雕刻最精美、最具艺术价值的造像。1992年,有哈佛大学考古教授攀梯观瞻,不忍离去,赞其为“中国的维纳斯”;同年11月下旬,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慕名来到巴中考察石窟,盛赞“水宁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何以“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博物馆科负责人张倬介绍,水宁寺1号龛“药师三尊”:主尊药师佛脸圆润,额宽平,鼻挺拔,脸细长,左手托药钵,右手拿锡杖,锡杖扛于肩,身材伟岸,衣纹线条疏朗流畅;药师佛两侧为日光、月光二菩萨,皆头戴三叶宝冠,高鼻细眉,衣着华美,雕刻极为精美,是巴中石窟保存最完整的窟龛。其中,相背飞于云彩、帔帛飘至身后,露双脚,身躯丰肥圆润的飞天,表现了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极富艺术夸张的力士,为巴中石窟盛唐力士代表作。

  何以“盛唐彩雕全国第一”?任贞静介绍,水宁寺2号龛释迦说法图:内龛正壁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仰覆莲束腰圆座上,面庞丰圆;弟子迦叶两眼深陷,颧骨凸起,双眼圆睁,平视前方,神情安详睿智。龛头左右两侧雕天王、力士像。此龛是巴中石窟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佛像,龛内所有造像面部丰圆,雕刻细腻,为盛唐代表作中的经典。

水宁寺2号龛顶部右侧飞天

  何以“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原副研究馆员汪信龙一言以要之:“巴中龛窟造像多为匠人所为,而水宁寺造像却是匠师之作,而且极有可能是代表盛唐最高水平的顶尖匠师之作!”

  汪信龙说,“匠人”与“匠师”虽一字之差,作品却天壤之别。例如,南龛石窟的双头瑞佛就系匠师中的大师之作:佛像自肩部以上分为两颈,各长一头,共用一头光、身光。佛祖高鼻长耳,颈部蚕纹清晰,肩披镶有宝珠的深蓝色云肩,身着袒左袈裟,结跏趺坐于经坛之上,手掌厚实宽大,手指修长。左右两侧立佛通肩袈裟过膝,佛衣及地,衣纹呈“U”字形,神情庄重,赤足于仰莲之上……此乃全国唯一的高浮雕石刻双头瑞佛,在巴蜀石窟造像中显得异常珍贵!

  “巴中石窟保存完好,其在学术上的地位已渐被学者所关注,它是‘长安式样’在四川传播的源头,其影响可下达于宋代大足,是解决四川石窟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之一。”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巴中石窟研究中心)副主任冯亮如是说。

  巴中石窟的学术地位竟然如此之高,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