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龛护城”系列报道之二: 发展篇——石窟中的“巴中模式”

【来源: 巴中日报 李云良 付海旭】

  从隋唐走来,历经千年风雨,巴中摩崖造像色彩依然如故,神态依旧温和,默然注视着芸芸众生。

  在北方石窟逐渐呈现没落之时,随着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巴蜀石窟延续了中国石窟建造史,成为中国石窟史最后的辉煌。


水宁寺石窟1号龛

  巴中石窟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她既继承了北方石窟的主要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浓厚艳丽的色彩、大量出现的佛帐形龛和繁缛精美的龛楣装饰,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精美异常。据当时还在巴中县文物局工作的汪信龙回忆,1992年夏季的一天,他接待了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考古教授,当他陪着这位教授在荒草丛生中蹚出一条路,攀上陡峭的石壁,看到水宁寺石窟1号龛时,这位哈佛教授啧啧称奇,高度评价,盛赞这是“中国的维纳斯”,当这位教授从半山腰走下来时,意犹未尽,执意返回去,细细观摩,久久不肯离去。

  一脉相承 中原北方石窟的延续

  巴中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盛镌于唐、续刻于宋元明,清代亦有大量雕凿,为四川三大石窟之一,是我国石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作品。

  到达南龛摩崖造像景区,拾级而上,转过乌木井、云屏石,就看到了大佛洞——南龛造像最集中的区域。驻足观望,可以明显看到,作为经米仓道传来的石窟艺术,巴中石窟有着深刻的北方石窟印记。

  巴中石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部分龛窟是中原北方石窟的延续和翻版,仍属于北方造像系统,其时代风格与“两京”地区(唐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具有一致性。1991年3月,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来巴中考察,在座谈会中指出,“巴中这些石窟,是跟中原长安、洛阳的佛教发展的最盛时期是连着的,是一个系统。因为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都是一致的。”

  从题材上来讲,巴中石窟造像主要为佛教题材,展现了佛教密宗造像与显宗造像。如十一面观音、地藏菩萨像等都是中原地区所流行的,坐佛三尊、倚坐弥勒、观音、沙门形地藏与六道轮回等与龙门宾阳南洞、陕西耀州区药王山石窟等石窟造像基本相同。各种经变如观无量寿经变、药师经变与敦煌莫高窟的同类经变画十分相似。

  大佛洞77号龛释迦说法造像就可见一斑:本龛造像仍为释迦说法题材,造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抬眼望去,可见龛内设置台阶,居中最高处结珈跃坐于莲台的释迦佛磨光肉髻,有双层桃形头光,面部饱满圆润,嘴唇微闭,鼻梁高挺,五官紧致,慈眉善目。佛祖左手托珠,右手扬起,似乎对经文的讲解正在精彩之处。

  不仅题材,巴中摩崖造像严格地遵循了造像的范式,呈现了“相好”的特征,同时还运用了传统造像的归纳方式,整体造像呈现了范式化形象下的方正饱满样式。

  如南龛摩崖造像103号毗卢佛造像。造像展现了“相好”影响下的方正形象。毗卢佛深居龛内头戴高宝冠,结跏趺坐于仰莲方形底座上,“身端正”“肩圆满”“指圆而纤细”,向世人传达慈悲喜舍的内涵,示现彼岸净土的境界。

  丰富发展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巴中石窟属川北石窟体系,既继承了北方中原石窟的主要特点,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向西南地区发展,并最终自成体系的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巴中石窟在内容上表现得更为丰富。如表现佛的形象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七佛”“千佛”“阿弥陀佛”“双头瑞像佛”等,菩萨形象有“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护法形象有“天王力士”“八部护法神”等,以及供养人、石狮形象和各种装饰物。

  巴中石窟造像不仅丰富,还具有独特性。全国独一无二的草鞋天王像、双头瑞佛在此出现。

全国唯一的高浮雕石刻双头瑞佛

  其中,双头瑞佛开凿于开元年间,是我国唯一的高浮雕石刻双头瑞佛。据《大唐西域记》中的《大正藏》记载,双头瑞佛像的产生源自古印度的一个佛传故事。在新疆克孜尔石窟也有一尊木雕彩绘的双头瑞佛像,从画像的衣饰及风格看,南龛双头瑞佛与克孜尔石窟的木雕双头瑞佛非常相似,年代也大致相同。从印度到新疆克孜尔,再到巴州,双头瑞佛像的流传让我们看到了佛教文化从西域沿河西走廊传至中国,再翻越米仓山传至巴中的传播路线。南龛石窟六臂如意轮观音造像旁亦有“凉商”或“秦州僧”等称谓,这也说明在唐代,米仓古道一线的交通是相当发达的,商人、僧侣等在这一线频繁往来。

  巴中石窟传统造像“塑绘一体”的表现方式,也让人津津乐道。

  巴中石窟色彩的保护非常完整。大多数红色和白色都是唐代开凿的时候保留下来的,比较鲜艳的蓝色和绿色是在清嘉庆年间有过一次修补,近期没有任何补妆。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具有丰富的色彩搭配,不是现代雕塑一般意义上的着色,其绘色方式包括对形体的区分。如以色绘表现五官、凸显变化,以色区分造像衣纹表里,以色绘制龛形等,用色彩表现造像未实现的空间关系。巴中石窟灵活多变、石龛左右均衡式的空间构成,体现了传统造像“塑绘一体”特征下的线性美。

  高超的线刻艺术,让巴中石窟造像人物形象非常健康,特别是初盛唐时代的塑像,形象写实,身体比例完美,丰满、圆润,代表了典型的唐代形象。

  独树一帜 摩崖造像的“巴中模式”

  精美华丽的屋形窟龛,是巴中石窟突出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石窟的特征。

  南龛石窟大佛洞上,垂直平整的山崖表面,鳞次栉比地雕凿了130所华丽、玲珑剔透的佛龛,供奉着2000多尊雕像,还有12座石刻经幢和佛塔。

  这些崖中的佛龛,大部分是盛唐以后的作品。它们的装饰很多刻成了华美的床帐样子,佛和身边的弟子、菩萨、天龙八部护法神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宝帐之中。只有金刚力士站立在宝帐外面的左右两侧,守卫着这块庄严神圣的领地。这一所所佛龛前后左右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好像是错落有致的琼楼玉宇、充满灵气的仙宫宝殿。

  “巴中石窟最大的特点不是造佛,而是造龛。我们现在看的,一龛龛外面有个方龛,前面有额,有双层屋檐,下面还有垂幔,这个叫帐。这是古代那些菩萨坐的地方,叫‘帐形龛’。这个帐雕刻得非常精美,这是别的地方少有或没有的,所以它是巴中的特色。”段文杰称这种模式为“巴中模式”。

  巴中石窟造像中的龛形近似于房型结构的较多。如释迦说法龛再现了房屋结构,具有房屋的显著特征,房檐和鸱尾。同时,为了完整地表现佛帐的形制,增加了精美的装饰性元素,从而增强了石龛的形象美,凸显了龛形的审美功能。其次在装饰元素的选择上,挑选了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如忍冬纹、莲花纹等。莲花象征圣洁、超凡脱俗的品格,忍冬寓意不死不灭、轮回永生。在题材选择上寄予美好寓意,从而体现完美的佛教世界。

南龛摩崖造像

  佛龛在装饰元素的布局上,往往以对称、重复的形式出现。南龛石窟116号龛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中龛上、下层檐饰山花蕉叶,檐下分格饰莲花,龛口门楣分格饰莲花,悬华帐、垂花绳,两侧方柱上饰莲花卷草、联珠纹。内龛尖拱形龛楣饰联珠纹、波状忍冬纹、火焰纹,刻佛三尊、佛五尊和伎乐。”《中国石窟文化丛书·巴中石窟》里所描述的造像形象,指出了其整体造型精致华美,显示了南龛造像龛形的最高工艺技巧。

  精美的佛帐形龛是巴中石窟中佛龛的主要形式,成为研究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重要史料,对四川及整个南方石窟艺术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至明清从未间断过,1400多年的历史脉络非常清晰。

  晚唐以降,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渐衰。而此时的巴中,石窟寺与摩崖造像的开凿却日益繁盛,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又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与巴蜀地区的其他石窟一起书写了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阙”。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