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巴中 | “四龛护城”系列报道之一:兴起:龛从何处来?

【来源: 掌上巴中 】【点击举报】

  编前语

  千年巴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巴城周边石窟经隋代初凿、唐代兴盛、历代延续,形成斑斓玲珑、栉比相连的石窟群,成为东有东龛、西有西龛、南有南龛、北有北龛之“四龛护城”奇特景观,全国少见、令人震撼,是一道独特的石窟艺术风景线。近日,本报记者走近“四龛”,对石窟的兴起、发展、价值、审美、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访。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相关稿件,敬请关注。

  一块坚硬石头,因为锤敲錾凿,有了菩萨的端庄与慈悲;

  一面山崖壁立,历经千年雕凿,坐满了匠心雕刻的神像;

  一座秀美之城,透过历史记忆,辉映出当时的繁荣兴盛。

  站在南龛石窟嵌满佛像的那一面墙前,南龛石窟解说员曾凡凡的思绪越飞越远:錾刻艺人用竹筐吊在半山腰,左手紧握着錾子,右手挥舞着铁锤,叮叮当当的錾刻声此起彼伏……

南龛摩崖造像

  她仿佛看见:佛教信徒从古印度出发,沿丝绸之路,跋山涉水,一路向东,经西域、河西走廊到达长安、洛阳,再由“二京”地区南下,翻秦岭,越巴山,来到巴州。

  巴中石窟,就这样穿越沧海桑田,永远留在巴中的山水之间。

  时间追溯 最早开始于北朝晚期距今1400多年

  在山崖上开凿寺庙建筑,内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就是石窟造像,享誉全国的有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巴中虽未列其中,但拥有“中国石刻之乡”的美誉,也是领略中国石窟文化的重要一站,正以声名鹊起之势迎头赶上,逐渐走出大山深闺、进入国际视野。

  巴中石窟,继承了北方石窟造像的“龛”,多数是开凿于崖壁上的浅龛,没有“窟”的深度,实为“摩崖龛像”,只有少数可称为窟。全市现有石窟225处、1200余龛、造像14000余尊,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尤其是巴城周边“一城四龛”“四龛护城”的奇特人文景观和山水格局更是全国唯一。

  回望石窟造像,缘于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其传入和发展过程,正是从东汉帝国的崩溃到李唐王朝的建立时期。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不断加深。同时,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且统治者大都信奉佛教。一时间得到了梁武帝萧衍的痴迷,“宁愿不坐皇位,曾三次舍身、二度离朝,后由群臣以巨额奉赎回宫”,可见佛教的魅力。

  到了北朝,虽有北魏太武和北周武帝的灭佛事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超前规模的大兴佛教。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了巩固其异族统治,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庙宇,开凿石窟,雕刻佛像。

  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宣传的“即身成佛”和“西方净土”在民间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促进民间造像的兴盛,至此,得以快速流传。

  而巴中石窟造像,无疑深受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出现这种原因,是自504年巴中就在北魏的势力范围,在北魏王朝开窟建寺风气的影响下,巴中石窟的开凿也应运而生。

南龛石窟70号窟

  在北魏统治时期,秦州麦积山的造像活动十分兴旺,与巴蜀山水相连,秦州的僧人不可避免地会为川北及巴中等地的石窟造像作艺术指导。南龛石窟的题刻中也有“秦州僧”或“凉商”等称谓,由此更加说明,巴中在那个时期就与“西北丝绸之路”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并深受西域佛教文化的影响。

70号窟龛楣

  这些仅仅是部分史料记载和臆想推测。那么,巴中石窟的萌生发展,到底有没有准确时间?

  “开凿的准确时间、年代,考证难度极大,如果没有明确纪年题记,只有按造像题材、形制、风格等来断代。”据巴中石窟研究中心副主任冯亮介绍,过去开凿石窟,石窟边写有题记,或雕刻诗文,谁捐的“功德”,为何原因,有落款。但真正保存下来的开窟题记很少。

  直至2021 年,我市才首次发现北魏晚期造像。位于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叫石飞河摩崖造像。历经北魏晚期、初唐、武周、中晚唐四个开凿阶段,保存较好,年代明确。

  而在此之前,西龛石窟第一组龛像是我市发现最早的造像,21号龛像由后蜀僧人追记,是隋大业五年(609年)造此像。也就是说,石飞河摩崖造像的发现,赋予了巴中石窟更厚重的历史感。

  顺着开龛造像的时间轴——

  我们能清晰地听到在巴山大地的山麓断崖上,凿壁开龛的錾刻声音历经隋、唐,再到宋至明,1400多年绵延不绝;我们可以了然地看到巴中石窟由初创到极盛,再到衰微的发展过程;我们能灵动地触摸到不同时代的窟龛,跳动了千年的历史脉搏。

  兴盛主因 唐代两京佛教造像艺术经米仓道传入

  “从窟龛造型特征和造像风格上来看,绝大多数为唐代作品,少数开凿于隋代。”据原市文物局副研究员汪信龙介绍,主要以佛教造像为主,有少数佛、道合龛造像和明清至民国时期儒教、道教和民俗造像。

  据了解,在巴中石窟中,隋唐时期的就有46处,窟龛华丽、造型生动、雕刻精美。其中,南龛第116号龛可谓巴中石窟艺术代表作,龛高27米,宽42米,窟内93身造像皆栩栩如生。

116号窟

  眺望龛内,释迦牟尼佛正讲经说法,众菩萨凝神静听,姿态各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龛楣上,六个飞天神采奕奕,弹琵弄筝,吹箫奏笛,翩翩起舞。天王脚蹬草鞋,勇悍浑厚,川北地方特色、生活习俗在雕刻技艺中十分突出。

  唐代作品何以多?这主要与唐王朝大力提倡佛教文化和重视开发利用米仓道有着密切关系,还与李唐王朝把这里作为流放皇族和贬官的重地有着直接关系。

  据史书记载,佛教在唐朝一度成为国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玄奘取经于印度,把大量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中国大众深受影响。因此,巴中的许多石窟造像都取材于佛教经书。

  116号窟草鞋天王。左图为40年前拍摄的,右图为现在拍摄的石雕。

  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古道线路有着密切的关系。放眼巴中石窟的形成,与米仓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米仓道纵贯秦巴山区,连接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达南方,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尤其是,唐武周时期,对米仓道的开发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曾派专人、拨专款修缮栈道、桥梁、道路,设置众多驿站(铺),为军事用兵、行政传递、粮草运输提供保障。

  巴中在隋唐时期属山南西道,是国家政治中心沿着米仓道向南传播文化的一个必经线路,也是盛极一时的一个区域交通节点。

  随着米仓道的繁荣兴盛,官道、兵道、商道汇于一道,无形中拉近了唐代巴中与中原、关中的密切联系,石窟艺术等文化不断传入巴中并在此形成交流和融合。这也正是巴中石窟分布多处于米仓道线路交通要道、驿站驿铺或因米仓道之走向而开发的古城、古镇等人口较密集的周边地区的原因所在。

  巴中石窟的兴起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与战争有关。在唐代安史之乱、唐与吐蕃、南诏战争以及黄巢起义后,唐王朝选择避开金牛道改走米仓道,到经济上比较富饶、军事上天然屏障的巴蜀避难。

  当时,伴随唐两代皇帝(玄宗、僖宗)入蜀的大批皇族、官吏、商贾、文人、画师、高僧,把中原文化、佛教艺术带到了巴中,对巴中石窟造像的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唐僖宗入蜀路经巴中时,还带来了一些佛像式样。

  随玄宗入蜀的官员严武,被贬作巴州刺史,短短几年间便在巴州南龛主持雕塑观世音像、新造龙宫、构筑寺宇,并为南龛求得御赐之名光福寺。

  唐中和四年(884年),随唐僖宗入蜀的尚书右丞张祎,曾在巴中南龛造像,并在题记中详述了他“追扈大驾”入蜀的行程及修造释迦佛像的史事经过。

  开窟造像、题词妆彩、吟诗赋辞……南来北往的游人、商贾等在这里驻留,把对佛的敬畏、对善的虔诚、对未来的期许,一锤一錾刻进一尊尊佛像里,刻成巴中岁月风烟里最惊艳的落笔,历经隋、初唐、盛唐一百余年,巴城周边梵音袅袅、镌刻未断。

  重要影响 标志着中国石窟造像中心南移时期的开始

  在南龛石窟,每一龛佛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草鞋天王、媚态观音、男身观音、菩提瑞像……这些佛像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南龛摩崖造像景区

  “大多数巴中人小时候都来看过南龛摩崖,如今当我以解说员的身份重新走进并了解南龛石窟,被它精美的造像工艺和背后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在曾凡凡看来,南龛石窟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

  石窟造像是佛教文化的艺术体现。石头无语,造像无声,却有形地再现了当时生动的文化景观。巴中石窟造像深受北方石窟影响但又求同存异,逐渐巴蜀化、地方化、世俗化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于一体的石窟艺术文化。

  例如,巴中的窟龛形式多为双重龛,外龛呈长方形,敞口平顶,内龛有素面圆拱龛、带桃形龛楣的圆拱龛、佛帐龛三种形式。尤其是,佛帐龛与北方早期佛帐龛不同,北方的龛像中大量流行的是垂帐纹龛窟,而巴中多为“房形龛”或“屋形龛”。西龛石窟第53号龛就是典型的天宫楼阁形佛帐龛,常被学者们视为唐代古建筑的标本。

  唐后期,中原的造像风格主要经由米仓道,通过巴中(巴州)、阆中(阆州)、三台(梓州)、绵阳等地传入川渝及整个南方地区。因此,巴中一线的石窟对四川西部及南方地区造像有很大影响。

  同时,成都和绵阳、三台一带才是川西的佛教中心,许多高僧的目的地是川西,并非巴中。因此,更多的造像形式和题材是传到川西后再返回巴中的。

  巴中石窟与广元石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较大不同,相同的是因为同属北方中原造像系统,不同的是因为传入路线有差异,前后时间在变,北方中原造像也在变化。

  “巴中地区开龛造像应略晚于广元,但又略早于川西、安岳、大足石窟造像。”据汪信龙介绍,晚唐、五代、两宋是巴中、川中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原北方石窟趋于衰竭之时,而巴中以及川中其他石窟却以更为熟悉的形式、更为鲜明的世俗特点、更为浓郁的地方特色、更为丰富多变的题材内容独树一帜。

  “从全国层面看,石窟艺术总的来说是呈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进行传播的。”汪信龙说,因此巴中石窟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石窟造像中心南移时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巴中石窟是中国北方石窟走向衰落,而南方石窟兴起的连接点,在中国石窟发展上有着承前启后的独特作用。

  对于巴中石窟,国内无数知名专家都曾来此进行过认真考证、研究,发表不少评述文章,前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专家段文杰在考察巴中水宁寺石窟后说:“真是深山藏国宝,没有看见过,非常美。”并题词:“巴中石刻艺术,国之瑰宝;水宁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佛不见我,我自去见佛。

  巴中石窟,处处见景,景景皆佛,一眼千年,尽显大唐气象、佛国风华和巴山儿女智慧。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