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区同建” 好山好水换来好景好业好日子

【来源: 巴中日报【点击举报】

  春分已过,天朗气清。每逢周末,到巴州区平梁镇青包山村“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农旅融合示范园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依托青包山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巴州区打造了总投资3.6亿元的青包山农旅融合示范园项目——“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在这里,赏花、采摘、露营、漫步绿道等多种游乐方式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中心、乡村民宿、康养中心、花廊景观鳞次栉比,更让人赏心悦目,成为巴中市民休闲娱乐新的“打卡地”。

  “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农旅融合示范园,是巴州区落实市委部署,探索推进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同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巴州区坚定把“三区同建”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统筹实施各类重大项目,持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宜居宜业、群众富足富裕,努力让好山好水成为“好去处”、好景好业成就“好日子”,加快重塑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三生相融”强化引领

  高标准谋划实施项目

  推进“三区同建”离不开项目规划建设的支撑作用。

  近段时间,位于巴州区鼎山镇的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一派火热建设景象。项目施工方组织动员工人、各类机械奔赴项目、赶赴工地,接续去年工程进度,进一步加速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圈舍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已经完成。

  巴山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总投资5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

  坚持“三生相融”,推进“三区同建”,巴州区着力在项目谋划、招引、实施上下功夫。

  谋划项目突出绿色引领。巴州区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项目谋划全过程,发布以土地资源、存量载体、城市更新和产业园区为主的重大项目清单,敞开胸怀“拥抱”新基建、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文旅康养、新能源新材料等优质项目,确保项目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招引项目强化综合效应。巴州区综合考虑项目对主导产业的拉动、对良好生态的带动、对民生福祉的促动,围绕现代服务业、食品医药“1+1”产业布局,聚焦建设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城郊文旅康养示范区、绿色工业发展示范区,坚持沿链招商、以商引商、招大引强。先后引进光电显示及玻璃盖板生产线、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蜀道巴中现代物流园、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动招引项目“入园、上线、嵌城”,放大集聚集群综合效应。

  

  推进项目注重提质增效。巴州区紧盯签约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逗硬执行项目工作绩效管理、工作专班重点推动、三包三挂钩等成熟机制,创新实施重点工作“月调度”机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及时投用。省市区重点项目234个、总投资689.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8.9亿元。今年一季度4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投资完成率32.1%,17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76.4%,2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迈步新的一年,巴州区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也擘画了项目施工图——

  2023年计划新增储备项目400个、总投资800亿元,转化开工200个、总投资400亿元。今年一季度,已新增储备项目130个、总投资150亿元,转化开工75个、总投资80亿元。

  2023年计划新签约落地项目40个,到位资金62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以上,确保“1+1”产业项目个数、制造业项目个数、落地园区项目个数占比均不低于70%。

  各有侧重统筹推进

  兴产业建景区管社区

  近年来,巴州区丰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农耕体验、生态采摘等业态,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田园景区,把一个个美丽新村打造成为一个个美丽景点,实现农副产品、乡村旅游创意产品和乡村旅游“三丰收”,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产业园区建设首重产业兴旺。在实践中,巴州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产业业态、基础配套、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一体规划。按照建成一个、提升一个、创成一个的总体思路,综合实施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农村基础设施补短、农村民生类、乡村治理类等项目。推行“国有企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采取供销社保底收购等模式,发展现代产业。两年实施“三区同建”项目126个、总投资18.2亿元。

 

  田园变景区,这样的景区怎么建?当前正是春管时期,占地面积130余亩的白云现代农业观光园里,餐饮民宿、水果采摘园、农耕体验园、荷花观赏田等应有尽有,山地运动公园50亩、林间步行道劳动实践基地、标准化竞技钓场等项目陆续上马。现场随时可见村民为蓝莓除草、施肥、剪枝……

  近两年,巴州区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危房改造等项目3800余户、盘活闲置房屋170余宗;因地制宜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药材等家庭经济,深入开展“美丽村庄”清洁行动,整村推进“厕所革命”62个;引导农户规范发展餐饮、店商、民宿、农家乐等复合经营,提供采摘、垂钓等“都市农夫”新体验。

  民房变民宿、庭院变花园、农户变商户,巴州区农村正在成为城市休闲、文旅康养的好去处。2022年,全区乡村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为经营主体平均增收7万元。

  新兴社区怎么管?巴州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巴州区坚持基层治理项目化,跨村建设联合党委6个,选优配强班子和后备队伍。着力持续做精三治融合,全覆盖建设乡镇和“三区同建”示范点群众诉求快处中心(站),不定期开展村级事务“放榜”,实现矛盾调处不出村。一批公共服务得到补齐,帮办代办惠民惠企实事1.2万件次,农村信访量、纪检信访量、网络舆情量下降七成多。

  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巴州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推动“产村景文人”深度融合发展,在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同建同管同治理

  提升“三区同建”品质

  巴州区玉堂街道桥炉村的蔬菜基地里,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王磊正在智能育苗中心观察辣椒苗的长势情况。“这一批培育的辣椒苗长势良好,5月份就能供应市场。”

  在玉堂街道桥炉村,这里的蔬菜基地规模达2000亩,配备了智能育苗中心1处、冷藏保鲜库1处。为实现基地增效、农民增收,园区引进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蔬菜。据估算,该蔬菜基地年产各类蔬菜8000吨、产值达3200万元。

  放眼整个玉堂街道,优质蔬菜种植面积已有上万亩。

  在“三区同建”过程中,巴州区坚持农旅产业建管并举。组建景区管理中心,明确国有企业建设经营职责,理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运营体系,有效解决“群众怕业主跑路、业主怕群众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问题。做好基础提质、服务优质、品牌高质三篇文章,推进田园成景、景田相融。

  为更好推动新型社区建治同步,巴州区强化党建对基层治理引领作用,持续政治化育、能力培育、作风教育,做好外来人员管理融入,努力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推动社区治理由能治向善治转变。创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区),国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省市级“六无平安村”81个。

  实施“三区同建”,也为巴州区农民农村逐步共富拓宽了路径。据估算,2022年“三区同建”示范片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5.3%;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水平达到14万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万多元,预计今年“三区同建”示范片内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20万元。

  当前,巴中明确提出将“工作重心要转向产业培育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促进老区振兴”。

  巴州区落实市委部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坚持“三生相融”,探索协同推进“三区同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大巴山居图”在巴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